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京大学60周年校庆胡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北京大学60周年校庆胡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刘半农为什么又叫王敬轩?
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名复,字半农,江苏江阴人,是“五四”时代文学革命运动中的一员勇将,是近现代史上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也是我国早期摄影艺术理论家。王敬轩是这样来的:钱玄同主张“废除汉字,改用拼音”,骂人家“桐城谬种,选学***”,主张不看中国书等等,惹得《茶花女》的翻译林纾(林琴南),在上海《民国日报》发表《论古文之宜废》反对陈独秀、胡适的白话文运动。可是人家毕竟功底后,新文化派不好辩驳。为了出这口气,钱玄同、刘半农演了这台双簧戏,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扮作林纾支持者,再由刘半农写文章反驳王敬轩。 “是毁是誉,也不管他”。钱玄同跟他一拍即合,中国历史上最强的马甲就此诞生。也就是说王敬轩这个人是钱玄同和刘半农两人杜撰出来的。
刘半农(1891年5月2日—1934年7月14日),江苏江阴人,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时用名北湖、保持予等,知名作家,“五四”***先驱之一。
王敬轩,原名刘发清,江苏江阴人。民盟盟员。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发起人之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京大学60周年校庆胡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京大学60周年校庆胡适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