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北大学百年校庆纪念雕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东北大学百年校庆纪念雕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早期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开头有三个人像?
说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大家一定不陌生,了解我国解放初期电影发展史的应该知道,它的前身就是“东北电影制片厂”。
1945年10月1日,"东北电影制片厂"在长春正式成立,1946年10月1日,命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1955年2月,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成为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多个第一,被誉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
在上世纪50、60年代"长影"创作拍摄了经典影片《上甘岭》《英雄儿女》《冰山上的来客》《董存瑞》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影片,感动过亿万国人,是好几代人的共同印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许多经典电影歌曲,曾让几代中国人耳熟能详,至今传唱不衰,
为什么早期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开头有三个人像?
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为了积极响应党和***的号召,“东北电影制片厂”的领导和艺术骨干们提出,要写工农兵,要拍出工农兵的风***,那么电影厂的厂标,也应该将工农兵的形象反映出来,这也是长影最早将***文艺思想在电影领域付诸于实践。
厂标设计的任务,交给了擅长画人物肖像的美术师朱维阁,他用了13天时间构思、画图,最后设计出一幅“工农兵”侧面像,经厂部审核后通过,这款新厂标“工农兵”侧身造型塑像,在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塑造完成。这座古铜色塑像底座长1.3米,高1.4米。
这一款“工人、战士、农民”塑像十分经典,从左至右依次为农、兵、工,左侧农民怀抱麦穗,手握持镰刀,中间战士双手持冲锋枪,右侧为工人,手持铁锤,左手高指向远方,三人均挺胸抬头,目视远方,东北电影公司正式将“工农兵”形象作为厂标。
在故事影片《光芒万丈》中,首次使用“工农兵”塑像厂标,从1949年到1954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作品中,有20部使用了“工农兵”塑像厂标,"北影"和"上影"也曾在电影中用过这一厂标,1955年2月,东北电影制片厂改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为了突出新厂名,老厂标曾一度停用。
此后长影厂标使用过多种图案,呈多样化,最后长影出品的影片全部一直用厂名代替。1995年10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在建厂50周年活动中悬挂朱维阁最早设计的厂标,这一厂标被正式确认并保留下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北大学百年校庆纪念雕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北大学百年校庆纪念雕塑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