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张立勇的学校演讲
1、年10月 北京市城市学院“自强不息,执著梦想”校园主题演讲嘉宾。2007年10月 北极星农民工、自考生专场公益励志演讲。2007年10月 北京金融学院演讲。2007年10月 北京城市学院(廊坊校区)演讲。2007年11月哈尔滨工程大学演讲。2007年11月 哈尔滨理工大学演讲。2007年11月 北京智泉农民工子弟学校演讲。
2、- 2010年12月28日,北京市顺义区第二中学演讲。- 2010年12月31日,北京市大兴区蒲公英中学演讲(为打工子弟的孩子们)。- 2011年2月11日,江西省上犹民政局演讲。- 2011年3月10日,深圳市宝安区实验学校演讲。- 2011年3月25日,北京大学演讲。
3、第一次被支配着去买书的,是一个叫张立勇的人来做了演讲之后。 他是清华大学食堂里的一名普通员工,因为用英语给同学卖饭而一炮而红,后来连续接了好多***访,开启了全国的励志演讲之路。 我在网上找到了资料,他在08年到了我的初中,那时我才13岁,除了读过半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外,完全不知道励志到底是什么意思。
4、以后在清华的时间里,张立勇只要一有机会就去听讲座。在一次次的讲座中,他吸收着清华大学土壤中的学子精神,他将个人的一个普通厨师和打工者的生活融入到了清华丰富的校园生活中。刻苦自学,打造命运 在清华工作一段时间后,张立勇在熟悉和稳定工作后,并没有仅仅陶醉于清华大学优美的环境中。
5、张立勇的目标非常清晰,要到大学校园去应聘工人,既能挣钱养活自己,又有机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续梦。第二天,他就踏上北上的列车到了北京。天遂人愿,张立勇当上了清华大学食堂的厨师,梦想又找到了开花的地方。他暗暗发誓:要像清华那些同龄学子一样学有所成,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
6、这几年,利用自己获得的奖金,我到了四川灾区,义务辅导学生们学英语,还到西部农村去考察,到各地大学、中学免费为青年学生做了近200场演讲。我决心把公益做下去,关注像我一样的农民工,关注他们的教育,关注他们的就业。
连淑能的教学研究
1、连淑能教授致力于翻译课程和跨文化交际学的教学与研究,深受学生欢迎,并荣获多项荣誉。他主讲本科生高年级的翻译课程、硕士研究生的英汉语言与中西文化、跨文化交际学等课程,并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进行相关研究,成果显著。
2、连淑能教授在英汉语言与中西文化、翻译理论与技巧、跨文化交际学等领域已发表80多篇论文,并撰写、主编、编写和翻译了18部论著。其中,代表性的作品包括《英汉对比研究》、《英译汉教程》(学生用书、教师用书)、《英语基础语法新编》、《论中西思维方式》等。
3、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潘文国教授在《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2002)指出,“80年代,英语界出版过一些走从内到外路子的语法书,但全面运用这个方法进行汉英对比研究的,连淑能是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