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浙江大学校庆李兰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浙江大学校庆李兰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事迹简介?
古稀之年的李兰娟是英雄。
李兰娟院士,1947年出生于浙江绍兴,感染病学专家。现在已有75岁了。
武汉疫情爆发时,李兰娟院士坚持带队去支援武汉。并发出大医国士之良知灼见。一是论断******可以人传人,二是敢第一个提出建议封城,三是亲赴第一线抗击***。
浙江大学历史系名人校友?
浙江大学历史系曾有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如张荫麟、陈乐素、谭其骧、向达、刘节、沈炼之、钱穆、张其昀等。目前不少校友在学术、教育、经济、管理等领域颇有建树,如王旭烽女士是浙江省第一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南都集团董事长周庆治则是商界巨子,上过福布斯中国大陆首富排行榜。
外交部副部长谢杭生、海关总署副署长胡伟、浙江卫视主持人舒中胜等也是历史系毕业。
浙江大学知名校友 —— 段永平、李兰娟、黄峥 段永平,江西泰和人,某电子品牌创始人和董事长,1***8年以优异成绩进入浙江大学,进入无线电系学习。1982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进修,获得硕士学位。2019年,段永平荣登胡润百富榜第351位。
浙江大学出现过哪些名人?
程开甲院士:1941年于浙江物理系,是我国唯一一位集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中人最高荣誉“八一勋章”、最高科学技术奖于一身的“核司令”,他的一生都在核事业中度过,他的一生都在为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俊德院士:1960年于浙江机械系,一辈子隐姓埋名,在罗布泊坚守了52年,在他生命垂危之际,依然坚持在病房工作,被评为2012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可以说获得这个称号是实至名归,林院士的默默无闻与无私奉献是值得当代青年学子致敬与学习的。
叶培健院士:1967年于浙江无线电系,中国科学院院士,被称为“嫦娥之父”,曾担任嫦娥系列各型号的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以及嫦娥三号的首席科学家,为我们民族的筑梦航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气象学家叶笃正:在浙江获得获得硕士后赴美深造,而后在成立之际,他义无反顾回国支持和民族的事业,对我国大气运动、大气环流等气象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兰娟,我国知名的感染病(传染病)学专家,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在2020年武汉疫情发生之际,李兰娟院士和终南山院士不顾自己的安危,亲赴“重灾区”治病救人,对疫情防控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
浙江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著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蜚声海内外,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
竺可桢、马寅初、卢嘉锡、苏步青、钱三强、王淦昌、贝时璋、陈建功、钱令希、谈家桢、谷超豪、郑晓沧、梁守盘 、夏承焘、姜亮夫等著名学者都曾在校工作或学习。
抗疫先进集体事迹?
抗击疫情先进集体事迹:
自***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某某所全体总动员,全力以赴投入这场战“疫”中。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有这样一群人,他某不辞辛苦,离开家人,始终坚守岗位,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展现出新时代高速职工的风***。
金牌厨师“罗大厨”
还有2个月就退休的资金主管某某,正月期间本在家中与亲人其乐融融的过着2020年的春节,当她接到单位要提前返岗的通知时,她二说不说,让爱人驱车几百公里从某某送回单位。
由于疫情,全所实行了封闭,食堂用餐人员增多,看到食堂工作量比较繁重,同时又了解到厨师由于患有风湿,手肿起了大包,不能遇冷水。每到饭点,她都主动请缨到食堂帮忙,做起了常人不愿意做的帮厨工作,择菜、洗菜、切菜,样样都不含糊。
农历十五,这是她在单位过的最后一个元宵节,由于当地物资紧缺,没买到鱼和肉,为了让大家节日能吃上丰盛的“大餐”,擅长烹饪的她,将自己从家中带来的板鸭和腊肉全都贡献出,亲手给站里的职工烹饪她拿手的“板鸭炖萝卜”、“干锅腊肉”等美味佳肴。节日当天,大家吃着可口的美食,她舒心地笑了。收费员小游说:“大厨,板鸭真好吃,在这特殊的日子,能吃上罗大厨亲手做的菜,我某真是幸福呀!我家是开饭店的,你的水平可不比我店里高薪聘请的厨师差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浙江大学校庆李兰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浙江大学校庆李兰娟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