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文则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文则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理解《周易》中《经》的哲学思想?
1
哲学研究一般问题和普遍问题,比如世界是怎么来的,按什么规则运行,将会去往何方等。这就是涉及所谓世界观的问题,研究的结果形成观点,抽象到一定高度,甚至而形成自圆其说的体系,就成哲学了。
2
周易中是包含着古人朴素的“哲学””思想的。比如以乾坤为创世主造物主(一正一副啦),以阴阳为造物工具,以阴阳交替变化的规则万物生发变化死灭和复生为“道”。并用卦及其变化形式来展示或表达这个世界、并把它传给后人。在它的体系中试图建立一个世界观,一定程度上它是成功的。
3
周易64卦就是世界运行模式的摸拟。乾坤造物,故万物生,屯卦即物事始生之象,物始生则”蒙”,所以圣人设教蒙以养正,果行育德。物生受教必得其所养,所以“需”,各有所求则必有争夺,故讼………至未济,世界将进入循环渐进的新层次。
4
周易的原理是辨证的对立统一的。阴阳对立统一,相反相成,互相转化,推动世界发展。
《周易》中的《经》的哲学思想,这一个问题很别扭。
如果说《周易》是《易经》,是孔子晚年读《易》这个《易经》的话,似是来源于周文王被囚羑里演绎八卦。八卦名称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每一个卦分别于八个卦上下叠加,构成了八八六十四卦,称为复卦。乾卦加一个乾卦叫乾为天,加一个坎卦叫天水讼等等。每两个卦相配都有一个不同的名字。因为每个卦有下中上三个爻,每个复卦有六个爻,一共384个爻。孔子为其作了十篇文章称为《十翼》,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一些哲学思想可以从每个爻的注解当中来表现出来。平时所说的易的哲学思想,大概说的就是这个吧。
周文王演绎后天方位八卦时,这些注解有没有还是两说。
周文王演绎的八卦,有记载是来源于伏羲氏的先天八卦,即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传至后世,也只是一些符号而已,更没有文字注解而言。
八卦来源于阴阳的变化。一个长横为阳,两个短横为阴。每个卦有下中上三个爻,如此阴阳组合只能组合成八个。
但是后人根据其阴爻和阳爻的变化。比如从复卦乾为天六爻全阳,变为复卦坤为地六爻皆阴,每个卦都是在不断地变化的。
古人认为上为天下为地中间为人,天地的变化也就是大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天道的变化,是直接影响到人的。所以古人讲做人做事要符合天道地道人道。这或许就是古人的哲学思想。
再返回来说,《周易》也未必是周朝的《易》,周文王的《易》,所以也未必是《易经》。
至于说用200来年的现代哲学,来解释几千年前古人的《易》,恐怕也只是说说而已,有人说,顶多也是解释了沧海之一粟。
还有,如果说,《易》中还有如今的哲学思想的话,一是足以说明古人的先见之明。二是古人会说,那是你们后人说我们《易经》咋滴咋滴,我们不会从坟里跑出来和你们抬杠去,你们折腾去吧!
《周易》中“经”的思想就是阴阳变化的规律。既然能成“经”,就具有划分天地人的经典意义。《周易》起源于先天八卦,以天地自然现象为不变的准则,来阐述人世间的社会准则。
《周易》强调了阴阳变化的规则,包含了事物联系、发展、辩证的关系,取像类比,以像数理为基础,以六十四卦,384爻,来形象的阐述了天地人发展变化的规律。因为其理论抽象性强,只能以大家熟悉的现象来类比解释,必须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长期领悟,方能感受到其中的妙趣。
《周易》学了究竟有没有用,自古以来好像说的神乎其神。我一直非常仰慕《周易》的智慧,学习思考了几十年,最终感觉只是好玩而已。既然它是经典的,就是无处不在的,而且大道至简,为了学它而学,那是自误误人。只有当你的人生阅历达到那个层次了,自然就和你心灵相通。世间一切都在《易经》之中,何必要学?《易经》的经济价值多是***的用途,一个天缺之人,可得天补,《易经》更多是残障大难之人的天窗。平凡就是非常幸福了,天才与天机都留给苦难的人吧,他们也仅是为了自救,为了生活。
如果你有兴趣就去学习吧,但能不能学出成就,要看有没有这个天命。或者你觉得好玩就行了,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不断提高自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文则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文则天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