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华大学校庆工作座谈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西华大学校庆工作座谈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育与孔子启发式教育有何差别?
异:
①他们的提问方式不同。启发式教育多为生问师答,而产婆术则多为师问生答;
②教学中的主体不同。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产婆术则是以教师为主体;
③师生地位不同。孔子认为学生与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承认师生间的相互启发,而苏格拉底则是将教师摆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使学生承认自己的无知;
④谈话内容的性质不同。启发式教学是从一般到特殊,产婆术则是从特殊到一般;
⑤教学内容不同。启发式教育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多加观察,深入思考,而产婆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苏格拉底认为人只能研究自己的心灵,教师只是帮助学生把深埋心底的知识给“生”出来。
同: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是***用师生间“一问一答”的“谈话方式”来进行教学的。尊重学生的思维规律、知识准备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由于东西方地区文化传统不同,政治体制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等原因,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育方法还有很多的不同点。
1.教育目的不同
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仁”和“礼”。其目的是以道德教育为切入点,对个人的孝悌忠信进行培养教育。孔子提出“仁”的客观标准则是礼——“克己复礼为仁”。礼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恪守既定的社会关系,这样社会就稳定。可以说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贤人”“君子”,从而实现孔子“大同”的政治追求。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
苏格拉底的教育内容首先是从哲学方向出发的,其着重关注的是个体对现实世界的适应,他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了解世界的本质。与孔子的教育目的相比,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更单纯,与政治之间的联系比较少。
2.对学生评价的不同
孔子在看待犯错误的学生时,有时会用一些不合适的言论。有学生白天睡觉时,孔子也会说出“朽木不可雕也”这样的言论。孔子在评价一个学生时,往往忽视了学生是一个处在发展中的人的观点,他们会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发展特点,这点不容忽视。
苏格拉底在教育教学时,往往针对的是问题本身,而不是学生个人。当学生犯错误时,苏格拉底总是通过不断地提问,不断地提问,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错误,而且以一种平等的身份来评价学生。师生之间建立在一种平等的基础上,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教学和评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华大学校庆工作座谈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华大学校庆工作座谈会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