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宁夏大学校庆赞美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宁夏大学校庆赞美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何尊贺兰山为“圣山”?
贺兰山被尊为“圣山“,原因是:
一是贺兰山是抵御天灾人祸的天然屏障。贺兰山阻挡了西伯利亚寒冷空气东进宁夏,也是阻挡风沙侵袭银川平原的天然屏障。河套平原有塞北江南的美称。 更重要的是贺兰山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袭扰不可愈越的天险关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二是贺兰山是名胜古迹汇粹的之地。贺兰山很早以前就成为我国北方的一座名山,最早的记载出现在隋代,唐代诗人韦蟾就有“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赞美诗句。古人多有在高山、峰巅、险要地界修建庙宇、祭坛崇拜祭祀高山大川的习俗,贺兰山有西夏行宫、西夏拜寺口双塔和古代岩画等名胜古迹,游客络绎不绝。
三是贺兰山水草丰美,动植物***丰富。贺兰山地区阴凉湿润,林草丰美,自古以来就是匈奴、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吐蕃、党项、蒙古等游牧民族游猎、生活之地。山中的“万壑松涛”与“贺兰晴雪”被称为塞上奇景。贺兰山不仅枸杞、白樱桃等植物繁多,而且是野生动物的乐园,马鹿,獐子,岩羊,蓝马鸡,都是珍贵的国家级保护动物。
四是贺兰山是一座地下矿藏十分丰富的“宝山”。这里广泛分布着石灰石、白云石、磷灰石、石英砂岩、陶瓷黏土等。最值得称道的是号称“太西乌金”的无烟煤,它品种齐全,质量优异,是大西北主要的焦煤和动力煤的生产基地。
小本的一个甘肃籍同事,一提到贺兰山,就有一种敬畏、崇拜、自豪的语气,比提起他家后院的祁连山还来劲儿!
为什么宁夏人尊贺兰山为“圣山”呢?
其一,贺兰山脉海拔2000~3000米,近南北走向,绵延200多公里,宽约30公里,最高海拔3556米;贺兰山块头虽不是很大,但却是独立的存在,比同等块头的六盘山名气大多了。
其二,贺兰山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分界线,它不但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也是中国200毫米等降水量线,还是中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半农半牧区和牧区的分界线、温带荒漠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
贺兰山被称为圣山,隐藏了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就是这里埋葬着成吉思汗的真身,成吉思汗在蒙语中读作圣哲赛罕,就是外蒙成吉思汗出生地东赛罕山,所以把贺兰山叫做圣山。圣山再圣也圣不过万山之祖昆仑山。
贺兰山卧佛山塔寺口这一块地面,自蒙元帝国结束后,从明到清到民国,这块地面好像得到了某种默许或某种默契,它一直没有被占领过,换言之,一直由已经消失的蒙元帝国统治着。
自成吉思汗大行之后,每年的某个季节,都会有一支从东北方向过来的蒙古骑手,来到这塔寺口山门前,举行祭祀活动。祭祀者所烧的纸灰有一尺多厚。
这样一支已经消失的帝国的骑手,迢迢千里,长途奔袭,为一场祭祀而来,说明这卧佛山下,一定有一位重要人物在此安葬。
而他们年年如此,如期而赴,说明他们在遵从着一种古训。这样一支祭祀的队伍,也许知道这卧佛山上所祭祀的是谁,也许不知道,他们中起码有些老人是知道的,但是遵照古训,守口如瓶,向世界保守着这个巨大的秘密。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来,知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葬在这贺兰山塔寺口卧佛山下的人们,那些年年前来祭祀的人中,一定也有人知道,只是他们秘而不宣而已。
站在山脚下,望着那睡佛安详地躺在山峰之巅,它身上那蓝色的岩石(贺兰石)、白色的岩石(贺兰玉)、金***的岩石(贺兰麻黄石)闪闪发光。而身后的母亲河黄河发出千年不改的叹息。
透过层层被岁月所遮掩的历史尘埃,这么一个巨大的历史秘密就归结为圣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宁夏大学校庆赞美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宁夏大学校庆赞美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