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清华大学五道口校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清华大学五道口校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所在的高校有哪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称号?
别号,陕西吃饭大学。
青曲社相声演员,王声,我们中文系校友,北京台春晚一战成名的相声《满腹经纶》中,苗阜介绍王声,来自于陕西吃饭大学。
这个名头由来已久,可能由于学校食堂饭菜好吃而且师范学校有补助所以也便宜。所以,来西安上学第一年,就从学长那听来一句话,交大的文凭师大的饭。
自己人都懂的另一别号
吴家坟***女子学院。
因为地处南郊,公交站牌,吴家坟。学校男女比例已经到2比8,于是自封此名,内部传播。
跨界答一次,因为我实在是忍不住了,谁都不要拦我。
请问大家知道协和医学院吗?就是那所可以称之为全国医学生最向往的学校,想必学医的同学几乎都知道吧。那大家知道贵州医科大学吗?就是那所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的高等医学院校,想必知道的人很少吧。
那大家知道那所被称之为“小协和”的、国立九所高等医学院校的、贵州省重点大学的学校吗?竟然不知道?其实也不怪大家,连附近学校的同学都不知道。
然而就是这间“默默无闻”的学校的领导,在每次出来给学生讲话之前,必定要先强调一下我们学校是“国立什么什么,贵州省什么什么,贵州省唯一个什么什么”,他特别会强调的是,“我们学校被称之为“小协和”,没错,这个协和就是北京那个协和,听起来好像很厉害似的,然而出了学校几乎没有一个人知道(手动滑稽)
若听到五道口工程技术大学、中关村应用文理学院这样的校名,一定不敢相信它们是清华北大的“小名”。这些大学绰号虽然好笑,但同时也形象地反映了一些社会现实,因为这些别名都是根据相应大学的专业特点、历史沿革、地理位置以及周边人文特色起的,既诙谐幽默而又不失恰当。
——蔡元培认为,学与术可分为两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文理二科,专属学理;其他各科,偏致应用。蔡元培虽然也说过要学、术并进,但实际上看不起应用学科。
——在北大,重理学轻实学、重科学轻技术、重基础研究轻应用研究的办学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北大的绰号可见一斑~
清华大学
五道口理工学院、五道口工程技术大学
中国高校有哪些好笑的历史?
说起高校的历史,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曾经在网上流传的关于今西南医科大学的一个段子,很好笑的,了解一下。
据说中国的地区一位高中学生,从小志存高远,立志从医,经过他的三年苦学,高考首次考试完毕后,他报考了泸州医学院,但是到了泸州医学院后,发现学校一般,名气一般,很是失望,于是返回学校选择复读。
经过一年的复读,在第二次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他报考了四川医科大学,并被录取了,但是到校后傻眼了,发现所谓的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4月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还是以前的泸州医学院,失望至极,于是又返校选择复读。
又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第三年他报考了西南医科大学,到校后发现还是以前的泸州医学院。
看完这个段子,是不是有一种泪奔的感觉啊!
大概在1998,99的时候,南京大学打算了东南大学合并,这样清华北大就可以走一边去了。最后没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名字没商量好。
南京大学很鸡贼,就跟东南大学提议:“你东南大学出个南字,我南京大学出个京字,合起来就是‘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还有这种操作?不带这么玩的,那不如我们出东南大学的东字,你们出东南大学的南字,合起来就叫‘东南大学’”
初步定名没谈拢,两个学校再一合计,我们都在江苏,不如就叫江苏大学吧!
江苏大学:“???”
“你们合并要拿中国第一名校我没意见,可不能连名字都抢吧!”
这样是不太合适,那不如叫1949年之前的名字(这两个学校以前是同一所学校),ZY大学。
北京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传这么一句话:北大老,师大穷,清华燕京可通融。清华,北大,师大和燕京这四家历史上是有渊源的,历史上又多次的分分合合的故事这个暂且不提。这句话说起来好笑也不怎么好笑,就当给大家讲个趣闻吧!
“北大老”指北京大学很多学生都是“高龄”学生,甚至很多都是已婚的,所以说“北大老”北大学生不是择偶好选择。
“师大穷”指的是当时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生都是“寒门考生”,而当时的“师大”是不收费的,所以说师大学生也不是择偶的选择。
“清华燕京可通融”指的是当时的清华,燕京的学生家庭条件都比较不错,学校也不错,是择偶不错的选择。这个通融可不是指学分不够,走后门的“通融”!
学在齐鲁,悟自珞珈,十省拾捌城,分享学生资讯,解答报考疑惑。
中国高校在一段时间内有一段长时间的校史篡改风波,今日大多已经成为定局,但还是可以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回顾,去审视,去聆听。
1983年刚办完70周年校庆的武汉大学,在1993年原本正筹办80周年校庆的“跨越式”地举办了百年校庆,之后立马开始标榜自己是“全国著名大学中第一所举办百年校庆的高校”。
一时间,武大在全国高教界篡改校史罪名坐实。
武汉大学与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不存在传承关系,唯一的联系是武汉大学前身国立武昌高等师范 学校在1913年创办时,曾使用自强学堂(1902年改名为方言学堂,1911年停办)的校舍。事实上,武大1992年之前,也一直以1913年为校史起点的正源,并以此为前提举办过多次校庆活动。
2001年1月4日,由于教育***限制了发展,2001年1月4日,经教育部批准,[_a***_]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和无锡轻工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江南大学。
在第二年就高调举办了“百年校庆”,理由竟是其前身之一无锡轻工业学院的前身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有一小部分师生是从南京大学食品工业系分过来的,这种“历史渊源”,让新组建的 江南大学拥有了自称“百年老校”的资本。将校史牵强攀缘到一些老学校身上的做法,在安徽、湖南等地的高校中也曾出现过。
以上两所高校,我就不打算讨论了,用校舍来延续校史固然不对,但必须要提及的是,校史的长短与能力一定正相关么?全不尽然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华大学五道口校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华大学五道口校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