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延安中学80周年校庆大合唱结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延安中学80周年校庆大合唱结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38年在延安创办的文艺学校是?
是鲁迅艺术学院 1938年4月10日,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成立。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简称“鲁艺”。在延安七年半的时间里,鲁艺开办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系,培养了大批人才。鲁艺创作的诸如《白毛女》、《南泥湾》、《黄河大合唱》等一大批极富影响力的作品,活跃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文化生活,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并对中国现代文学艺术产生了影响。
答:38年在延安创办的文艺学校是鲁迅艺术学院! 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于1938年4月,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艺术教育机构。
延安时期,鲁艺作为实现***文艺政策的堡垒与核心,实施统一战线下的抗战文艺教育,共创办六期,招收培养学员685人,并先后创办鲁艺分校,形成了以延安为中心,辐射至全国各地的培养文艺人才的教育基地,除此之外还为陕甘宁边区和前线举办中短期培训班。
黄河大合唱八大乐章的内容和背景?
《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者是冼星海,冼星海是中国近代著名音乐家。《黄河大合唱》的作词者是中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光未然,光未然的原名是张光年。
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
1939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此作,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
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黄河大合唱由来演讲稿?
我的答案是:人民群众抗击敌人、保卫祖国的壮丽形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潮及坚定的革命信念: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歌曲的基本主题是抗日和爱国。它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描述了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揭露了敌人的残暴,痛诉了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
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苦痛。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例。他确信中国***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国***。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
1939年冼星海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其共鸣,乐思如潮,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冼星海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半月之内又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之后,《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在六十年代后期,还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延安中学80周年校庆大合唱结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延安中学80周年校庆大合唱结尾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