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复旦大学百年校庆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复旦大学百年校庆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复旦大学雕像介绍?
真理的味道是甜的——陈望道雕塑在复旦大学落成
百年党史,我们不能忘记一位特殊的知识分子,他就是1920年《***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陈望道。由此,他作为真理的盗火者,给当时一片漆黑的中国大地点燃了光亮。
作为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一旦尝过了“真理的味道”,陈望道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便从未改变,也正是信仰的初心使其肩负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和坚守者的使命,获得了诠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
陈望道翻译的《***宣言》是***建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三部书籍之一;是周恩来在抗战时期时常带在身边的书籍;是***参加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干部学校、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启蒙老师”……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都读着《***宣言》走上革命道路、进而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可见陈望道翻译《***宣言》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之际,民盟中央、民盟上海市委、复旦大学为陈望道先生立像,丁仲礼***为塑像题名,对民盟老前辈陈望道先生的功德高度肯定,充分体现了民盟的初心。
在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之际,民盟中央、民盟上海市委、复旦大学为陈望道先生立像,丁仲礼***为塑像题名,对民盟老前辈陈望道先生的功德高度肯定,充分体现了民盟的初心。
复旦诗魂是复旦大学的一座铜雕,它的主体是两本叠起的书,长宽两米多,高70公分,是一件很有艺术性的雕塑作品。这是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时历届复旦诗社校友捐赠的。
它本身也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诗意的宁静中蕴藏着雄浑和力量,含蓄的缄默中体现出***和气度,给复旦大学这座著名的高等学府带来了更多的人文气息和盎然诗意。.雕塑上的铭文,精辟雅致,短短百来字,复旦诗社的历史、渊源,复旦诗派的形成和诗友们对母校的情怀与期许,已尽现其内。
铭文曰:“旦复旦,日月光,复旦诗社成立于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七日,有诗刊《诗耕地》,《语声》,诗集《海星星》、《太阳河》,源接上世纪四十年代《诗垦地》,形成复旦诗派。
上海复旦大学光华楼从哪里进去?
从国定路校门进进去。30层的光华楼,是复旦校园内最高的楼,也是很多国内外专业学术活动的举办地点,亚洲领先的教育教学中心。主楼分东西两边,西楼以文史哲学科为主,东楼为理科院系为主,光华楼囊括了教室、科研基地、办公区,也包括了学生广场和教师沙龙等师生交流场地。
从国定路校门进去
复旦大学光华楼在邯郸校区,光华楼是复旦大学标志性建筑,建成于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之际。被列为上海市重大工程,是国际一流教学综合楼。
光华楼整幢楼高142米,祓誉为高校第一楼,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地上30层,地下2层。其名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校名典出: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光华大学创办人?
1925年6月3日,光华大学在上海创立,这是西南财经大学的前身。每年的今天,都是西南财大的校庆日。
上海光华大学老校门
九十三年前的今天,在“五卅”反帝爱国怒潮中,爱国师生从圣约翰大学脱离,拥戴张寿镛先生,创办光华大学。校名取自“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卿云歌》)。象征着反抗侵略,复兴中华。
光华大学首任校长张寿镛雕像在西财落成
1937年8月,日本入侵上海,光华大学大西路校园被日军炸毁。1938年春,光华大学内迁四川,建立成都分部,不仅接纳上海光华和各校流亡入川的学生,同时还接收200名流离失所的难童……
“经世济民,孜孜以求”,是西南财经大学精神。
九十三年来,学校沿革在变,校名也在变,这种精神秉承不变,激励着代代西财人心系苍生,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不懈努力。
正因为此,这里一直人文荟萃,名师云集。胡适、钱钟书、徐志摩、叶圣陶等***在此传道讲学;谢霖、陈豹隐、汤象龙、许廷星、刘诗白等著名经济学家于此授业解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复旦大学百年校庆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复旦大学百年校庆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