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学校庆好看吗知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大学校庆好看吗知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985、211当真与普通大学差距很大吗?名校情结到底该不该存在?
在一个中上的211。很多同学学习都是自学,大家发展不一样。努力搞项目,努力保研,考证书啥的,氛围很浓烈。当然,也有打游戏度日。但是学生不会差到哪,至少学习上。我自认为还行,骄傲了一个学期,以为跟我玩的同学比我逊。要面子,不问。私底下就特别注意。不说了,个个平时划水的,还比我高。绩点都上4。
这里不是说985.211的同学智商高。我想说,是大家的学习能力高,还有学校的经费足,进入实验室跟着老师,这种机会很多。在我理解里,普通大学经费可能没有我们学校的多吧,学生的好学程度也没有985.211的高吧。差距就这么体现的吧。
另外,名校情结还是要有的吧。我这意思是不能百分百的名校情结。对于我来说,能作为名校的可能就只有那十几所了。作为2018届广东的考生,出省的人应该少。大家都将就省内的985.211。想起我的同学,比我低10多分,跑到东北的985去。我也曾这样后悔,干嘛不去湖南的985呢?但是,现在我有点妥协了。干嘛过不去,有些同学比我分高的还去深圳大学。看好的就是发展。如今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这些都可以抵掉名校情结。在大城市,上学,我认为是一种享受。
说得乱,关键看你个人的选择。选择了学校,就要有努力的样子。学校真的不是你感到自卑或骄傲的资本。
985大学、211大学与普通大学之间的差距当然很大,而且未来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
我们知道,虽然985大学和211大学是上个世纪的产物,211大学是面向21世纪打造的一百所重点大学。而985大学是在北京大学校庆上提出来的重点打造的一批名牌大学。
985大学共计39所,当然也全部是211大学。这39所大学从上个世纪到现在,一直是我国名牌大学的代名词,这里面包括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种顶尖名校,还有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这种华东五校。
这些大学,个个都是名校,实力雄厚。哪怕是在985大学里排名比较靠后的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等,同样比其它非985大学要强很多。可见,985大学整体上与普通大学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相对于985大学来说,如果刨去39所985大学不算,剩余的211大学实力有点参差不齐。基本上,211大学可以分为这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两财一贸、两外一法、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
这些211大学,都是属于专业性院校,他们在某个领域内都是佼佼者。譬如北京邮电大学,它在电子通信领域属于龙头型院校;比如中国政法大学,在政法领域拥有绝对的权威。由于他们不属于综合性大学,因此在当年评选985大学或者一些大学排名中,有点吃亏。但这并不影响这些大学的知名度,这些大学在高考录取中,投档线甚至超过大部分985大学,这就是实力的象征。
十几年前的高考,因为是高考结束后就估分填报高考志愿,由于估分存在的偏差问题,也没有老师对志愿填报进行系统性指导,填报志愿都是凭自己的想象和一腔热情,于是我和班上很多同学认误判了自己的高考成绩,都报考了四川大学。结果只有那个最高分的同学去了985的四川大学,余下的人要么调剂到了普通211的 冷门专业,要么去了普通二本的院校,当时能进普通211大学我还是蛮开心的,而其他去普通本科的同学也并没有表现得太失落。
大学毕业后,高中同学也很少有人考研,都出来工作了,当时大多数同学去了浙江、上海,广州、深圳。十几年过去,没听说985毕业(除了清华的那个去了科研机构,中科大的那个去了阿里巴巴)的同学比普通院校毕业的同学混得好。但是时间过了十几年后,高等院校在不断扩张,高考录取率越来越高,上大学不再是难事,于是社会开始把本科院校毕业于985、211作为招聘的条件,至于985、211学校和普通院校是否有差别,那绝对是有差别的。
首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一样,高考分数线摆在那边,除了小概率的高考发挥超常和发挥失常的同学,大多数考上211、985的同学高考分数一定比普通本科的学生高考分数高,这意味着大多数考上211、985的学生应试能力比普通本科学生强,而应试能力的背后更是与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相关,而211、985大学为了对自己的招牌负责,也为了对这些高分进去的学生负责,会千方百计督促学生继续努力学习,不虚度四年的大学时光,毕竟培养出知名校友也是母校的光荣。从学风上看,985、211大学会比普通本科院校浓郁一些。
从考研或者社会招聘看,很多985、211高校更喜欢招本科是211、985院校毕业的学生,有的单位设置招聘条件对本科生的毕业院校做要求,这是高等教育不断大众化进程中,社会的一个选择,这对普通公立院校、独立学院、民办大学的学生很不公平。
但是,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真正优秀的人才从来不会被世俗所羁绊。西湖大学校长、清华大学知名学者施一公曾在一次教育大会上表扬自己的一名***,一名大专生一路通过专升本、考研进入清华大学成为他门下***的一个学生,那个学生现在在英国一所大学里任教。还有一个独立学院毕业的学生,研究生考到福州大学、博士生考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后去了耶鲁大学。
所以,所谓211、985等高校名号只是身上的一个标签。人生路上,内心丰富而强大的自我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踏实走得更远。
首先明确观点,整体实力差距确实很大。
985、211会获得更多经费,因此会搞更多高水平的学术、科学研究,获得更强的师资力量,进而使教学质量更加强化。同时,还可以提高院校规模,增加学生录取数量、提高录取分数线(也就是提高了学生质量),进而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在就业环境方面,高专业性(如财经、法律)和高科技(理科、工科专业对口)的企业基于上述原因会对毕业生的院校提出限制985、211或者在本领域学科有突出水平院校的要求。一些公职岗位、事业单位(教师、医生)因为专业性和定位也会对毕业院校提出限制性要求。另外有一些非高专业性、非高科技企业(如商业企业、各类管理专业对应岗位),因为企业规模较大,求职者供大于求,也会提出必须是985、211毕业生的要求,虽然有人才学历过剩之嫌,但根据市场供需导向,也无可厚非。那给普通高校毕业生留下的市场环境必然下降了一个甚至多个层次。
但如果长此以往,必然导致院校差距越来越大。特别对一些有优质学科、专业性强,但整体实力不突出的院校也不公平。所以教育部现在作废了一成不变的985、211,而是启动了双一流建设,就是为了给普通高校更多的发展机会,拉进院校之间的差距。让院校的评定能动态化,避免个别评上985、211的老牌院校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
《少年的你》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我去***看了,其实一开始是奔着易烊千玺去的,但后来发现这个电影很好。依稀记得那个女警察说“你对这个世界了解有多少?”是呀。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你不知道的,你不了解的。陈念无疑是***的。在她年少最昏暗的日子里这个叫小北的男孩子像萤火虫一样给她带来光亮。两只萤火虫在黑暗中互相点亮。变成大人就是一次跳水。一旦有人扎猛子呢?在知乎上看到魏莱=未来,郑易=正义,胡小蝶=蝴蝶。正义无用,未来已死,蝴蝶飞走了。世界没有了***,但依然有少年的我们能看到希望和曙光。有哪个女孩会像陈念这么***呢。试卷决定了我们的人生,鲤鱼跃龙门能否越过就在这一瞬。刘北山从不走在光亮里,陈念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两个人互相救赎。看完我还是挺抑郁的,难道我们就这样了吗?后来我看别人的影评说,不在乎这个***是否黑暗,而是这个黑暗能否照亮你。不论我们成长多少永远不要丢失善良和正义。哪怕我们不再那么单纯干净,但也要努力让自己从淤泥深沟里爬出来。愿你眼里始终有年少时的干净与坚毅。
1、欺凌别人的女孩叫魏莱,和未来同音。如果这就是未来,这样的未来不要也罢。
2、警官的名字叫郑易,和正义同音。他一定要还原真相,虽然真相让两个人都接受法律的制裁。
3、陈念谐音成年,高考完就是大人了,但是没有人教过如何做一个大人。
4、小北的“北”[_a***_]北京,最后两个人一起完成想去北京的愿望。
5、陈念跑来小北的家里,手机不停的响,是同学发来的嘲笑。这时小北说了一句,“有男友还来我们家啊?”
他说的是“我们”,不是“我”,说明还想着妈妈,是我们的家。
6、在后面又有了一次电脑阅卷,试卷上写的是2015年,陈念的高考是2011年,她出狱后,又考了一次。
7、陈念考了632,是刘北山爱的谐音。
8、小北给陈念绑的小雏菊,不是一束,是一排,每一个栏杆下面都有。
谢邀!(少年的你)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悟空这一问答是在搞征兵体捡,注重一个人从幼年少年到青年过渡到中年是如何成长的。树正秧子稳,小孩从小看大,有什么样的老子养什么样的儿,等等都是古人期望后代走正道发挥正能量。
悟空这一问答问的是你的少年期,你的少年也就是我的少年是吧。好那就说说我的少年。
我的少年是在学校渡过的,那时农村还很贫穷,父母辛苦劳动养育了我,高小时是班上的学习干事又是少先队中队长,白色袖标上两道红杠很是光彩。反正学习不是很克苦,无意中考上了县第一中学,中学时最难忘的是吃饭,星期天下午到校时从家里带点腌的菜,在学校下了早课食堂早就把饭排在一个水泥平台上,那时学校也只有这个条件。饭是学校食堂用一个小土灌蒸的,要是冬天灌饭上面结了倒粑,把那一层撕掉还觉得很好吃的,因为那时受生活条件的制约就只能这样,很快初中高中就毕业了。
在回答悟空问答时使人不能忘也受关注的是,初中毕业了多年,母校在庆祝六十年校庆时还通知了,当时泪水出来了,父亲问我为什么,我说毕业这多年母校还记得我。七拼八奏送了五十块钱母校没收还发了一些纪念品。
现在回想起感觉到国家,学校的不容易,因此关注少年时代要知恩图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尽可能地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复兴中华民族让中华民族強起来!谢谢!
谢谢邀请!很遗憾,我没看过《少年的你》。所以,根本就谈不出什么感受,更别说什么耐人寻味?……
让你失望,决非本意。抱歉!
但我看过《小兵张嘎》,《鸡毛信》,《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等诸多的革命历史战斗故事片,他们的英雄事迹,他们的天真,直率,善良,他们的成长苦难及磨砺经历,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激励,震撼,鼓舞着我!
几十年的风霜雪雨过去,却依然如故,那么的清晰,真实,亲切,感动,让我热血沸腾,
仿佛就是在昨天……
谈到耐人寻味,不由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他们的那种英雄高尚无畏的奉献精神,为了新中国,为了人民的幸福,前仆后继,不畏艰险,不怕苦难,抛头颅洒热血,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难道?这样的精神?
这活生生的真实事迹?还不够"耐人寻味“吗???
首先要知道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要有过分的理想和无法实现的目标。因为咱们都是普通人。不要幻想有什么捷径而走。不要要求别人 如何如何?只要求自己如何如何。不要幻想世界都听你的。你能适应世界已经是很大的 赏赐。每个人能活着就不错了。生活肯定是不顺的。挫折是百分之百的。顺利是上天的恩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学校庆好看吗知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学校庆好看吗知乎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