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浦口中心小学110周年直播校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浦口中心小学110周年直播校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高校有哪些好笑的历史?
中国高校有哪些有趣的历史?
清交有过梅竹赛与竹梅赛的名称之争,在当时双方各执己见。清大赞成用梅竹赛,交大当仁不让,认为竹梅赛合情理,最后清大成了赢家,故梅竹赛。
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要合并,因校名也争论不休。有的人认为取东南大学好,南大不应允,提出取两校的第二个名,成南京大学。这下东大不答应了,双方都不让步。
还有就是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和中国民族大学也有过趣事,是取名称的事。中国人民大学取中字,外语学院取外字,民族大学取民字,理工大学取工字。这样绝无仅有的名称就岀现了:中外民工大学。
我了解到网上有关西南医科大学改名的一些调侃!不知道这个算不算好笑!
泸州医学院即西南医科大学前身,1***8年正式升格为泸州医学院!2015年4月改名为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12月定名为西南医科大学!
从泸州医学院到四川医科大学再到西南医科大学,名号越来越大!好笑的是从命名四川医科大学到西南医科大学只经历了短短的8个月时间!
北京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传这么一句话:北大老,师大穷,清华燕京可通融。清华,北大,师大和燕京这四家历史上是有渊源的,历史上又多次的分分合合的故事这个暂且不提。这句话说起来好笑也不怎么好笑,就当给大家讲个趣闻吧!
“北大老”指北京大学很多学生都是“高龄”学生,甚至很多都是已婚的,所以说“北大老”北大学生不是择偶好选择。
“师大穷”指的是当时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生都是“寒门考生”,而当时的“师大”是不收费的,所以说师大学生也不是择偶的选择。
“清华燕京可通融”指的是当时的清华,燕京的学生家庭条件都比较不错,学校也不错,是择偶不错的选择。这个通融可不是指学分不够,走后门的“通融”!
说起高校的历史,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曾经在网上流传的关于今西南医科大学的一个段子,很好笑的,了解一下。
据说中国的地区一位高中学生,从小志存高远,立志从医,经过他的三年苦学,高考首次考试完毕后,他报考了泸州医学院,但是到了泸州医学院后,发现学校一般,名气一般,很是失望,于是返回学校选择复读。
经过一年的复读,在第二次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他报考了四川医科大学,并被录取了,但是到校后傻眼了,发现所谓的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4月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还是以前的泸州医学院,失望至极,于是又返校选择复读。
又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第三年他报考了西南医科大学,到校后发现还是以前的泸州医学院。
看完这个段子,是不是有一种泪奔的感觉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浦口中心小学110周年直播校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浦口中心小学110周年直播校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