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山河小学百年校庆征集的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山河小学百年校庆征集的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西南联大校歌的含义和来历?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8年10月,经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第89次常务委员会决议,聘请冯友兰、朱自清、闻一多、罗庸、罗常培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编制校训校歌委员会委员,并请冯友兰为委员会***。10月30日,校歌委员会讨论用罗庸的词为校歌歌词,歌名为《满江红》,但请已经毕业的清华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张清常谱曲。在广西宜山的张清常12月将完成制谱后寄交联大校歌委员会,得到一致通过,成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曲谱。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这是西南联大的校歌,诞生于战火纷飞、“国破山河在”的年代,由联大中文系教授罗庸作词,张清常作曲。当年唱着这支悲壮苍劲、志存高远校歌的人,是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著名高等院校的莘莘学子,以及代表着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一代精英。
电影《无问西东》中,沈光耀违背母亲意愿去当空军。他牺牲后,沈母心态是什么样的?
我个人认为沈光耀死后她母亲内心有两种情绪:悲伤和自豪,悲伤的是自己儿子死了,自豪的是儿子长大了也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了,记得电影前段中沈光耀的母亲不希望他的儿子去当兵:“当初你离家千里,来到这个地方读书,你父亲和我都没有反对过,因为,我们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喜欢的女孩子结婚生子。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而是你自己,能够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禄,没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没有经历过的,那些只不过是人生的幻影。我怕,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你的命就没了。”
现在,我们很多“90后“,刚毕业,就被自己的父母亲催结婚。其实,读过大学,当我们都看过外面的花花世界,漫步过城市的霓虹灯后。真的,不想”25岁“就因”孝顺“而结婚。
我们的父母动不动就说”你看看隔壁家的某某或者你的某个亲戚的儿子或者女儿都结婚了,小孩都一岁多了。你看看我,把你养这么大,现在大学毕业了,”每年“赚的钱还不如我多。现在,让你找个女朋友结婚,让我早点抱上孙子,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
我相信,刚才的一段父母亲的言语,有不少人都亲身经历过。一定有人听从了父母的安排。特别是来着农村的父母,因为思想观念特别固执。
有两点,我要反驳一下:第一,正如沈光耀的母亲所说(以下是我的理解):“你结婚是你的事,结婚生子所给来的快乐是为了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父母。”是啊!我想说”我们是否结婚,是我们自己的事,干嘛还要“捆绑'我们的人生,甚至幸福。
第二,我知道现在刚毕业的大学生出来工作一年或者两年,有的方向都没有看清楚,不知道自己要干嘛。工作不是很稳定,自然手上的积蓄不多。可是,我们的父母动不动就说”老子,给您 花钱读大学,毕业了,连工作都找不到。还不如我每个月赚的多“。
我要反驳一下:一个大学毕业生能否取得成就或者有份好的工作,不要看毕业后的一年或者两年,而是长期”增值的能力“。只要你不断增值,五年后你一个月的工资可能是你之前一年的年薪。
你知道吗?很多时候,当我们的父母说出这样的话后,很多子女开始胡思乱想,最后甚至觉得对不起父母,最后***了。这样的例子是有的,我不是危言耸听。
真的,我真希望我们能有一个《无问西东》中沈光耀母亲般的父母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河小学百年校庆征集的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河小学百年校庆征集的作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