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山西大同大学准备校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山西大同大学准备校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京校训?
以五四精神作为北大的精神核心,作为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大是这场运动重要的历史见证者和精神传承者,五四运动奠定了北大的精神底蕴。
学风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说勤奋,战争年代的北大学子在炮火和硝烟中笔耕不辍,和平年代的图书馆、实验室中依然是北大人忙碌的身影。
交大西迁60多年了,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现在是什么关系?
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现在还在为争夺正统而辩论,应该是同宗同源的竞争关系。
西安交大和上海交通同属于交通大学的分支,交通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名为交通大学后,在上海办学。1952年交通大学院系调整后,成为理工科大学。1955年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提出沿海城市,今后一般不应该再新建和大规模扩建高等学校。
在此指导精神下,***院考虑到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分配不足,工业基础薄弱。为了为振兴经济提供人才,教育部按照新工业基地的分布,决定将交通大学主体迁往西安,其电讯系迁往程度,建立成都电讯工程学校,而汽车专业调往长春,建立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规定要求较大在1956年到1957年两年内,分批完成全部迁校工作。
交通大学校方与陕西省西安市等相关人员研究决定,交大定址在西安皇甫庄兴庆宫遗址之上,占地1260多亩。1956年7,8两月,学生3906人,教师243人,职工572人,家属1200人登上上海铁路局开出的交大支援大西北的特殊专列,分趟离开上海,奔赴西安。当时的交***生和家属,都持有一张粉色乘车证,正面印有火车图案以及“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字样。
1956年9月10日,交通大学在西安人民大厦礼堂举行开学典礼。至此交通大学在西安已有师生员工及家属共计六千多人。此后,迁校活动继续进行,然而此时一些交大教师向交大校友写信,动员他们为迁校问题出面说话,否则将来会有人搞护校运动。部分人认为,在迁校宣传工作中,只讲迁校的好处,而对坏处支字不提。
((第一批西迁交大学生抵达西安)
交***生开始对迁校问题的看法出现分化。时任交通大学校长的彭康考虑到这种情况,请示了当时高等教育部部长杨秀峰,决定在全校师生和员工之中展开讨论,广泛听取意见。一部分人认为应该继续实施迁校工作,但多数人并不赞成继续迁校。最后统一共识,如果现在撤回已经迁移的师生,不仅浪费***,还不好达成西部开发的国家战略,也不好向西北人民交待。
教育部在听取各方意见后,认为交通大学不必全部搬迁,也可以搬迁一部分。但是由于已经搬迁了大部分物资,交大仍按原***迁校。此时交大内部已经就迁校时宜发生分歧,副校长程孝刚提出,交大有安土重迁的传统。1957年7月29日,交大将新方案呈交高教部,希望两地对办学***,设备,图书等做重新安排。西安部分设置21个专业,上海部分设置14个专业。
正式分校后,两地学校又对一些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两地交大又分别合并了一些学校。西安部分并校工作完成后形成11个系23个专业,上海部分并校工作完成后形成6个系19个专业。1959年6月2日,教育部向***院发出报告,认为交通大学上海和西安两个分部都有较大规模,但是距离较远,不便统一管理,而且两校都已经确立为全国重点学校,因此将交大上海和西安两个部分独立成为两个学校。上海部分改称为上海交通大学,西安部分改称为西安交通大学。原交通大学校长彭康改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则另觅人选。后来原交通大学副校长朱物华和程孝刚留任上海。
目前,上海交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同属211工程与985工程院校,同在C9联盟之中。但是交大西迁过程中,由于西安交大继承了当时大部分交大的师资和设备等教育***,以正统自居。并且两校都把西迁这段历史作为校史的重要部分,西安交大更是修建了纪念馆。
现在之所以还会有人提到交大,作为“清北复交”的存在,交大,就是指上海本部——官称的“上海交通大学”。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来来去去,交大一直在那。
西安是分校,上海是本部,这是既成事实。交大西迁是骄傲,国家想全搬结果没搬成,交大的抗命护校更是骄傲。如果都搬了,现在交大只会是C9中垫底的存在——垫底也比C9身份争议强啊。
六十多年前交大去西安的,现在健在的估计不多了。更不用提解放前去台湾那波人了。后来的一代代交大人,他们能秉持交大的精神,继往开来。西安交大能在这里和上海交大相提并论是好事,至少还表明其还有一定的实力,希望能一直保持这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西大同大学准备校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西大同大学准备校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