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中大学校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汉中大学校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02年西工大多少年校庆?
2002年西工大64年校庆。
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位于陕西省会西安,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
1938年国立北洋工学院、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在陕西汉中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迁至咸阳,1950年更名为西北工学院;1952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组建华东航空学院;1956年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1957年,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组建西北工业大学;1***0年,原中国人民***军事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整体并入。
为什么当年西南联大选择迁往云南昆明,而不是四川的某个城市呢?
西南联大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抗日战争时期逃到云南办学的名字,他们先到湖南,可是湖南可能守不住。
最后去了昆明,并立即建设简易校舍恢复教学科研。西南联大培养了很多院士,教学依然高水平。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都是西南联大毕业生。
昆明相对安静,逃往昆明人流量不那么多。四川?顺着长江把好多工厂都搬过去了,***各部门、军队,重庆可是战时首都啊。他们怕去了四川***一时间难以分配到位,毕竟三所大学师生人太多了。当然最后肯定是当时中央***教育部拍板,而昆明就是拍板选择。
昆明有火车通向越南(法国人殖民地),方便大学交流、交通;有滇缅公路通道而缅甸是英国人的地盘。当然没想到后来日本人把东南亚除泰国(中立国)都给占领了。龙云也算开明军阀,大家不担心。昆明电力、自来水清末就有了,外国传教士也挺多,聂耳就是跟传教士学的音乐。三所大学在战时选择落脚昆明还是靠谱的,昆明有陆军讲武堂、有云南大学,是个有文化的地方;袁家谷、熊庆来、楚图南、缪云台、曲焕章、聂耳给大家印象都不错;蔡锷云南重九起义、唐继尧***战争,在推翻帝制维护共和方面云南一向走在前头。
闻一多李公仆是中统暗杀的,与云南本土军***无关。
朱自清感觉魔芋难吃,但现在是公认的健康食品啊,他十个娃儿应该感谢魔芋的慷慨。闻一多曾经在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工作,昆明到越南火车经过蒙自,蒙自还有机场。龙云在昆明办有航空学校,面向国际招生,昆明早就有机场。当年昆明是发达城市。
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
西南联大的前身,即长沙临时大学,最初是选择在湖南建校的。
而同时期与这些大学齐名的的国立中央大学,因为学校位于当时国民***的首都南京。所以,当国民***由南京迁入重庆以后,中央大学也跟随迁入重庆,并在成都等地设立分校。
后来,由于日军进攻态势猛烈,长沙也逐步沦为前线,频繁遭受日军飞机连续轰炸,长沙临时大学也无***常开展教学。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四川自古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入川异常艰难。抗战前期,工厂团体沿长江水运搬迁,行人沿长江两岸,绕行鄂西,进入四川。
后来战事扩大,武汉、宜昌卷入抗战,沿长江绕行鄂西入川其实已无路可走。长沙临时大学当时要想从长沙迁入四川,已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
所以说,西南联大不选择前往四川,原因有二:一是客观条件与战况决定的;二是国民***教育部批准决定的。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历经坎坷,内迁昆明,最后在龙云***各方面的大力帮助下,发展成一所世界文明的综合性大学。
这和云南当时政治势力和国内大环境有关。
龙云当时实际上已经统一了云南地区,他出身云南本地,对于本地发展有自己的见解。又由于他拥兵自重,所以很多时候甚至不听蒋介石号令做出很多有利于云南本地和他自己的决策。他在容忍联大学生和国民***的矛盾,暗里保护联***生方面有很多作用,客观上提倡了一种自由的学风。
另外,当时日本来犯,作为举国重心西迁的一部分,学校和研究机构也迅速西迁,教授学子从北平南京等地长途跋涉到云南,更加珍惜有限的教育***。又因抵御外敌,研究和实用并重的新风气在锻炼师生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云南本地的发展。
西南联大的建立颇具***色彩,作为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的合一,它在***匮乏的条件下一枝独秀立于边陲云南,由于云南当时相对安全,自然而不染的氛围也赋予师生不受打扰的研究学习环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中大学校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中大学校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