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黄鹂小学35周年校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黄鹂小学35周年校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根据一句话或者一个景做一首诗?
山自无语水自流,寒雨孤灯一脉收,江河之上飞白鹭,芳草萋萋满汀州!光芒万丈花千树,寰宇之内尽气球,仙履奇缘何曾见,俗眼难观尽桑丘!东海散人作于一照楼瀚海书斋二月十五日卯时!
我是万方,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如何根据一句话或者一个景来做一首诗?
要回答这个问题,要首先明白什么是诗。
诗是从古代的祭祀祝词、庆典祝辞、男女社交对歌等经过不断演变而形成的一种文学体裁。
赋,即叙述,如《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其后的"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就是赋。
比,即比喻,如《硕人》中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其中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就是比。
兴,即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叫兴。比如诗经中的桃夭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此处先写桃花之艳,后叙述女子的出嫁。前者"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为兴。后者,“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上面说了为赋。兴有一种渲染气氛的作用。比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先渲染桃花的艳丽。给读者一种热闹的气氛。试想,这四句里面,没有了前面两句,只有后面两句,“之子于归,宣其室家,"翻成现代白话就变成了,“我女儿今天出嫁了,会给她婆家带来好运。”那么给人的感觉就干巴巴的索然无味了。
诗要用简练的语言,给人以无穷的想象,这也就是常说的意境。一首诗写得好与坏最大的关键就在这里。一些诗词大家所以能成名也全在这里,象李白这样的诗词大家写的诗都非常有意境。
如果写格律诗词的话,非常讲究平庂押韵,这也是由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决定的,由于汉语言一个音节就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才发展有严谨的格律诗。其实欧洲的诗也讲究押韵,但很难做到象中国的格律诗词一样,讲究平仄了,这是因为语言特点的不一样。格律诗词或读或吟或唱都能给人一种昂扬顿错的感觉。自由诗由于不讲究平仄,有好多也不讲究押韵,为了产生昂扬感,只好用一些声词来增加这种感觉。
我个人认为,如果写格律诗词最好还是按平仄来。我看到好多诗友写的词,前面写个词牌,后面就好象只是把字数凑够了,没有平仄,也不押韵,这样给行家一读,或者就是一个外行人把这种词跟古词比,一读就觉得怪怪的。词对平仄押韵比格律诗还要严格,古代词主要是用来唱的,每种词牌其实都对应有曲谱,只是由于古代没有现在的简谱和五线谱,给失传了。
寒江独钓
秋高气爽,白云飘荡。一江秋水在缓缓的奔流,阳光洒在江面上漾起层层的银波。一个人来到江心的小岛上,独坐江边垂钓。萋萋的芳草、清爽的金风、和暖的阳光、清澈的江流使人流连忘返,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世外,红尘的喧嚣和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
吟风诗曰:
独享静谧醉芳洲,
风自潇潇水自流。
心似白云常惬意,
一竿钓尽半江秋!
【征联】沧海霞飞,孤鹜颉颃追落照——?
此出句昨日已见,耐何才浅,一时无词以对。今又思之,如此妙句,若不对,实可惜。一思,再思……终不舍,故又续对。
昨见苏苏所对,其意以:舞晴空,对之。我暗思:舞长空。刚见之其也以:舞长空,而对。估计是她也想及此词,耐何,所见相同!又虑其它:想及水映晴空,鱼与云欢!故得二、三联。
尚请方家指点,拜谢!若先生见之,请直言。
一、
上联:沧海霞飞,孤鹜颉颃追落照。
下联:巫山雾隐,群鸿翩跹舞长风。
二、
上联:沧海霞飞,孤鹜颉颃追落照。
下联:长空雾隐,群鱼踊跃戏游云。
三、
有没有自创的绝句或律诗分享一下?
谢邀,我爱好诗词,在条头上与网友们互相学习,也写了一些,都在头条上,褒贬不一,我很喜欢网友们的评议,对我帮助很大,逐渐掌握了一些写作技巧。现奉上二首,希斧正一,七律,巜瞻仰曾国藩故居
盛夏莲开叶满塘,
余临古宅浥芬芳。
雕梁画栋风华在,
黛瓦青砖岁月苍。
一代名臣兴社稷,
百年家训震华邦。
千秋功罪谁与共,
湘水沧茫慨而慷。
二,七绝,《夏日午休》
我没有什么绝句写个顺口溜,春潮。
桃李芬芳四月天,
一枝和露压神仙,
天与群芳一样葩,
千寻绵绣绚明霞,
池塘雨过无人到,
一片闲心对娇花,
微凤轻拂茉莉香,
银缸斜背鱼儿欢,
一片春潮多绚丽,
试答一下 (有没有原创的绝句或律诗分享一下?)
我认为:作为一个诗词的爱好者,大都有原创作品!本人不请自到就献丑了!!
【五绝·隅兴】
文化满街头,
抒发喜乐愁。
前车通大道,
后人放歌游。
【七绝·观南水北调宏伟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通,
堪经焦作第一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黄鹂小学35周年校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黄鹂小学35周年校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