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民主小学校庆学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民主小学校庆学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大的前身是什么学校?
北京大学的前身叫做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城内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思想,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基地之一。
西南联大是军校吗?
西南联大不是军校,是中国历史上的综合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在云南省昆明开学,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46年7月31日,宣布停止办学,一共存在8年零一个月
西南联大不是军校。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综合公立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TheNationalSouthWestAssociatedUniversity)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从1937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决定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组建开始,到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1946年8月,三校复员北返后,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昆明联大旧址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改称云南师范大学,其旧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民盟中央传统教育基地、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云南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
西南联大仅仅办学8年,为何在80年后的如今仍然会被铭记和纪念?
首先,西南联大聚合了当时国内最顶尖的三所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无论师资还是生源均冠绝华夏。因此,她所培养的学生更有机会崭露头角并取得骄人的成绩。西南联大虽然只毕业了3882名学生,但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3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
其次,西南联大是在抗战流亡中建立的,拯救民族的危亡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其时,内迁各大高校皆以报国为志,西南联大的莘莘学子更是义不容辞。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发奋学习,满腔热血只为民族独立富强,其精神之高标百年以降无出其右。十年前,因西南联大这段历史***访任继愈先生时,已经年过九旬的老先生仍全身心投入《中华大典》的编撰工作。七十年弹指一挥间,在他身上老去的似乎只是时间,当他伏案工作的时候仿佛还是当年徒步远征湘黔滇的热血青年。西南联大的精神也浓缩于冯友兰先生的勉词中:“西山沧沧,滇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同学们,莫忘记失掉的家乡,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
第三,抗战期间,国民***的重心在抗战,西南联大虽有各种政治势力的争夺,但在客观上保持了学术和思想的自由。汪曾祺在《新校舍》中写道:“有一位曾在西南联大任教的作家教授在美国讲学。美国人问他,西南联大八年,设备条件那样差,教授、学生生活那样苦,为什么能出那样多的人才?这位作家回答了两个字:自由。”
西南联大的学术成就或可超越,但联大人在国家危亡之际的民族担当,在困境中的雍容大度与思想自由仍然是未来大学之楷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主小学校庆学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民主小学校庆学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