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幼儿园校庆10周年主题展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幼儿园校庆10周年主题展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师不愿代语文课而选择别的科目代课?
我教了20多年语文,想为语文老师说两句公道话。我觉得当语文老师有四个麻烦三大利好。
先来说四个麻烦。
麻烦一:教语文其实是阅读和写作两科。
以初中语文为例,从考试分值上来看,语文基础知识能力及阅读占70分,作文占50分。相当于两门正课,改两门作业。特别是作文批改,有的学校要求全收全改,带两个班级100多本作文,批改工作量吓人,再加上学生作文毛病千奇百怪,每本都得增删圈改。我每次改完学生作文都有一种死里逃生的感觉。
麻烦二:教研活动多,额外任务多。
语文学科研究课题目眼花缭乱,教研活动五花八门。我在学校教语文时,学校先后承担目标教学、情境教学、单元六课型教学法、快乐阅读教学、作文五步教学法等课题,像走马灯一样,老师每天都在应付这些高大上的东西,不亦乐乎。反观其它学科,很少有这课题哪专题的。
另外,只要学校一开展某项活动,语文老师首当其冲。作文竞赛、书法比赛、朗诵比赛、演讲会、报告会自不用说,甚至元旦晚会、运动会也要语文老师帮忙组织审查、写报道稿。不仅要组织学生参与,还要当评委,这些大多是要牺牲休息时间来完成的。而其它学科,最多有个学科竞赛而已。
麻烦三:学生成绩提升难,较难出教学成果。
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特点,考试涉及面广,考点分散,命题灵活,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很难明显提高成绩。老师常常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成绩却并无明显变化。所以,语文老师普遍缺少教学成就感,而语文在很多家长和学生眼里也成了“鸡肋”,学多学少一个样。
麻烦四:教学课时数多,早读晚自习最磨人。
学生、家长、社会都有不同程度的轻视,有的家长说“只有语文课我还能辅导孩子,其它的全忘了。”这位家长,只是能认识一些字句而已,真正做题还真是“难于上青天”。其言语中缺乏对语文课的正确认识,骨子里看不起语文。有的学生干脆自暴自弃,别的课“瘸腿”去找人补,而语文课早抛到了九霄云外。聪明人都会想到,如果放弃语文课的学习,其它课无论提高多少分都绝对不能弥补语文课落下的分数;因为150分的语文实在是太有“含金量”了。
因为教语文太简、太繁、太慢、太堵。
一是太简,就是语文很简单,学生学得简单,老师教得简单。就中小学而言,语文教学无非是语文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呆过几所学校,见过各科老师都在教语文的,因为当初学历低,后来通过函授或网络大学学的都是汉语言文学,取得语文教师资格,而评职称需资格与所教学科一致,于是改学科教学便成应有之义。只是一旦评上职称后,立马远离语文教学。所以就有其他学科就讥嘲说,谁还没教过语文呢?学生学得简单,读课文,背课文,写写字,抄抄作文,行了。其他学科考试得零分易见,语文成绩是零分的几乎没有。
二是太繁,就是太繁重,太繁琐,太麻烦。作业多,每课下来要求朗读、背诵、抄写外,还有课后拓展,找课外书阅读;还要有仿写。两周一篇大作文,每周一篇小作文,还有周记和日记以及读书笔记。邪事多。班级板报、演讲比赛、国旗下讲话、作文比赛算是业务内工作,义不容辞;校园小广播、读书讲座、校报编辑自然当仁不让。课务多。早读时间的看班,晚自习的辅导,语文老师的标配时间。尤其是早读,某些学校要求学生六点半开始,语文老师在六点二十必到,无论春夏秋冬,恒常如一日。
三是太慢,就是素养提升慢,成绩提高慢。语文学科太庞杂,基础不扎实,提升极慢。譬如作文水平的提高,最基础的你得先会写字,很多学生到了初高中,六百字作文,错别字多达几十个的不鲜见。会写字,还要把话说明白。一篇作文几十个句子,不通顺的、表意不清的句子占到十多句,甚至二十多句的不稀奇。说话明白了,还要求生动。你要懂修辞,会描写。最后还要立意高。这一步步让人发狂。所以说,语文成绩提升,能让语文老师发疯!
四是太堵,就是太堵心。学生语文成绩提升慢,学生缺少驱动力,家长看着抱怨,领导看着心烦,语文老师自己觉得堵心!成绩提升慢,还有那么多作业,烦不烦?学生和家长怒吼;多读点书,多作读书笔记,多背几句好言好语,容易提升作文水平,语文老师苦心婆心招人厌;多做几道阅读题,多掌握好阅读理解技巧,语文老师苦苦劝导让人烦。
也罢,吐槽许多,语文老师还有没有好处?有的,比如竞赛多,获奖就多,优秀辅导教师证书一大把。看书多,嘴碎,当班主任得多,每月多了几百元贴补家用。还有什么好处呢,再好好想想,总会有的,需细细思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幼儿园校庆10周年主题展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幼儿园校庆10周年主题展板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