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学校庆班会文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小学校庆班会文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方法?
我从家长的角度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吧。
我儿子小学在我们这个城市是比较好的学校,当时选校区房没有考虑太多,就是综合我们夫妻单位跟学校的相对位置接送是否方便、学校名气、我们的支付能力几个因素考虑的。
第一,学校校风朴实,老师不会以难为孩子的方式向家长索要礼金,听到别的学校有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感到无比庆幸。
第二,老师认真负责,我们小学阶段,班主任老师已经领着孩子们把初中阶段需要背的古文古诗背完了。她说,这样可以节约孩子初中的学习时间。她用的方法也挺多的,例如通过多媒体放《琵琶行》、《出师表》之类的古风歌曲,组织孩子进行诗词诵读会等。
第三,每一个年级都有主题班标。例如,我儿子那个年级是树木,有松树班、榕树班、柳树班等等,还有一个阳光班。然后,每一个班都会以这种植物的品质特性去暗示孩子,要成为这样的人,还是挺有效果的。
儿子现在是这个学校的初中部就读,因为疫情等原因经常网课,孩子在家上课,大人也可以跟着听,老师们更加的认真负责。有一次,我问孩子,教师节要不要给老师买一个小礼物啥的?孩子说:不用,老师说了,用成绩说话就行。
孩子的经历让我颇为感慨,朋友同事再说起买校区房,我就给他们安利儿子的学校。
学校一开学有的家委会就开始收班费,家长到底该不该交,家委会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什么家委会?!说白了是班主任授权某一家长的非法团体组织。收缴班费应由班主任在家长会上说明班费的金额与去向。现在家委会在班群里收,少则几十,多则百元以上。累计多达数千上万,开支了多少,哪个家长知道?这种作法欠妥,有失公证。应该让大多数家长明明白白消费。
以前没有家委会的时候老师也能顺利的开展工作,遇到的问题比较少。家委会的存在很多时候可能就体现出了老师的尴尬,现在老师觉得很多很正当的,对学生或家长非常有利的事情,但是如果以老师的身份去做或者说出来,可能就会引起各方面的质疑,或者说老师做法是违规的。
给我的感觉,现在的家委会的权力非常大。学校凡是举行任何大型活动或者收费的活动,都必须经过家委会的同意或者考察。如果这些拿给学校来经手或者班主任经手的话,又会引起各方面的质疑,老师或者学校从中赚取多少利润。比如我们每年举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原来就是遇到很多家长觉得收费贵,所以后来这样的活动完全由家委会去考察,去和商家谈费用的问题,学校的麻烦反而少了很多,也很少有家长对学校有质疑。
像现在学校和老师都不能给学生订购教辅资料,但***学校的教材上的练习,完全是不够的。有些时候可能需要打印一些资料,如果我们老师收钱的话又涉嫌违规,哪怕是一分钱,所以这样的事情都完全交给家委会去完成,家委会也得征求所有家长同意,家委会根据啊,同意的人数啊,再进行打印或复印试卷或者统一购买相关资料。
当然作为家委会,必须秉着一个公平公正的心,为全班服务,不能有私心,不能借此为自己获取利益,也不能把家委会的意愿强加到所有家长头上,任何活动或者决定都必须征得所有家长的同意。家委会就是一个服务性的组织或者机构,所开展的工作必须有利于班级建设和发展,协助老师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否则的话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家有犬子刚升初一,我们一开学就是每人交二百做教育备用金,含水费,等一些班会开支,个人学得合理!公立学校,本身就没收任何费用,这些杂费理应由孩子自已承担!多退少补,提前备好,便于工作开展!
谢邀
笔者认为,家委会的存在是没有必要的。家委会只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并不能起到实际的督促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过去的几年中家委会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有些家委会代表家长和学校进行谈判,要求学校提供更优质的环境给学生,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其积极作用。
但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也日趋完善家委会的存在,其实作用并不太大反而成了某些家长作威作福的场所。
因此,笔者认为,家委会的存在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题主所提的问题是,家委会要求收班费,来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或者是要求达到什么目的。
按道理说,这些要求并不过分,但是有些家长觉得这没有必要,由于碍于情面和家委会这样一个所谓的权利组织的存在,而不得不拿出一部分钱来支持家委会做这些事情。
其实有些家委会的活动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正常的活动范围,而影响到了学校的教学和领导秩序。 反而成为了老师们的一个负担。 有些家长甚至利用家委会这样一个平台,实现他们个人的私欲,这实在是不应该。
因此,笔者认为家委会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应当取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学校庆班会文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学校庆班会文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